自動包裝機械的工作原理
自動化水平在制造工業中不斷提高,應用范圍正在拓展。包裝行業中自動化操作正在改變著包裝過程的動作方式和包裝容器及材料的加工方法。實現自動控制的包裝系統能夠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顯著消除包裝工序及印刷貼標等造成的誤差,有效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并降低能源和資源的消耗。
自動包裝機的包裝過程是實現包裝自動化,首要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定義過程。一項優質的工作項目是根據過程的特點,而不是根據自動化設備來確定最終設計方案。在定義這一過程時,需要考慮的三項關鍵因素是產品及包裝結構形式、生產總量和勞力人力因素.
自動系統的項目管理
如前所述,最佳的自動化結構方案總是基于良好設計的完整過程。這就需要一個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項目,此項目確保所有相關問題均已進入最終設計中。在研制一個自動化方案時,首先要建立好隊伍。這支隊伍應包括包裝過程中各個部門的代表——采購、投資、質保、工程、生產、后勤、保健、安全、管理以及與賣方的系統協調。內部和外部用戶必須形成伙伴關系。例如,系統的協調管理者必須成為集體中的一分子。賣方應成為包裝質量管理過程中的組成部分。這樣,每個人都制訂有明確的要求,都能遵循這些要求,并且能評價并糾正不規范之處。其次是制訂包裝系統的規范和要求。這些構成發展為一個詳細系統設計的主要框架。最好的辦法是同賣方協同工作,創造出一個“功能性設計規范”,使其同時滿足公司和賣方兩者的要求。規范應該詳細確定諸如運行速度和檢測方法等項目的指標,但還不是能達到的具體硬件或軟件模型。沒有專家或協調者參與的輸入信息,有可能造成過度性規范,會限制設計創新和技術發展。一項優良的規范將使一個過程和項目在目標上有清晰明確的表達和理解,并且可以作為有效的包裝過程的開始。
系統規范提供了一個方案性研制的系統框架。方案設計,或稱初步設計或預備方案,是用來說明包裝過程或系統將如何解決項目規范中具體的規定和要求。方案設計時常是制造廠方和自動線賣方之間的聯合工作,其內容是多方面的,可以從簡單的二維圖形直至主體的三維圖形等。
對于自動化技術的理論必須有深刻的理解,而自動控制包裝的規范及準則仍然是以實施過程為基礎。成功的自動化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方面 通過管理形成一個具有凝聚力的集體,其中包括被賣方所確認的項目運行是穩定的和可行的。必須認識到,人員素質的影響程度將超過技術因素。在制訂工作計劃時,要以每周而不是每日進行預測,以便及時修正失誤之處并加以完善。
2、主動性方面 過程是每個人員獲得成功工作的最終結果。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必須要了解所生產的機器,而他們本身就是操作和維護機器并使其處于正常生產的關鍵。
3、培訓方面 來自生產線組織的教育和評估將會減小過程運行中的阻力。關鍵崗位上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機械產品交貨裝運之前,應利用一段時間與包裝系統協調管理人員一起進行培訓。
4、協調性方面 像所有人際關系問題那樣,與賣方關系達到充分協調需要時間和耐心。賣方受到滿足客戶要求的挑戰。所以,精心確定的規范要求將有助于保證項目的成功。一個制造商肯定會小心謹慎,項目的變更必須由雙方批準并用書面文件加以確認。